网站首页    毕业生访谈    浅谈UIC学习感触

浅谈UIC学习感触

 

 

2016年9月,笔者赴芝加哥,开始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合作的一年制医药卫生管理方向硕士(MBA)项目。在此,谈一下就读期间的感受。

 

挖掘无限资源

UIC尤为重视科研与学术,对数据库的建设投入大量经费.作为医药卫生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需要庞大的数据库获取最新最全的文献,了解医学前沿趋势与动态。其次,保证每日一定的阅读量,也是自我提升潜移默化的过程。

 

商学院及国际学生服务办公室为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专业导师,建立起强大的职业规划网络。从简历的书写到拓展人脉技巧,模拟面试,就业培训以及与世界500强里历届优秀毕业生面对面咨询,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以社会人的姿态近距离接触国际医疗企业巨头。

IMG_7775

 

写作中心为国际生提供写作指导与修正。中美的表达习惯差异往往造成学员们英语写作中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让本地人阅读自己的文章,给出他们的意见是对自身英语写作能力最好的提高方式。美国论文写作注重逻辑的缜密性,观念的明确性。在MBA课程中通过大量阅读与写作,模仿优秀文章的格式与大纲,不仅训练了学员们的写作能力,也锻炼了逻辑思考能力。

 

另外,体育中心与家庭医疗中心也为学员们提供优厚的资源与保障。

 

探索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非常注重社交活动。良好的谈吐与沟通能力是展现自我人文素养的捷径。MBA的课程中涉及大量以小组为单位的演讲,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员们的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更提升了学员们的自信心与台风。教授们热情得邀请中国学员们观摩美国学生们的组会与讨论,从中学习创新型演讲技巧。教授授课时,需要学员及时反馈以避免单向输出,同时也是测试学员们有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

 

MBA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教授讲解的实例分析,将理论结合实践。对于在校生,较少有机会真正进入各个企业丰富实战经验,但学生可以利用芝加哥以及学校资源,关注社交网站及学校邮件发布的各类讲座信息,积极参与其中。在美国文化的课堂上,学员有机会与梅奥等医院的高管进行视频会议。学校还定期展开医学学术会议,学生们了解到不同领军医疗集团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甚至可以与业界“大牛”展开“圆桌式”学术交流讨论,了解中美两国医药卫生差异。

 

学校周边有许多教会组织,每周举办国际学生交流活动以及英语角。不仅可以锻炼口语,还有机会结交不同背景的朋友,拓宽眼界,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

UIC第三届合影

 

锻炼领导能力

积极参加学生事务,课堂不是唯一的圈子,UIC的学生会为国际生提供了交流平台与各种挑战。笔者在面对全新的项目任务时,力争做到专业,否则走马观花只是浪费自己的精力。每次行动前先思考:我需要准备什么?做好充足的功课,熟悉流程,只有十足的把握下才能在后续的调整中游刃有余。学校合作组织了许多领导力的培训项目,每次经费的支出都是对学生的投资与支持,学员如果合理地利用这些福利,不仅是收获在自身,也是提升了回报学校社区的能力。领导力的培养是不带任何功利心的,只有主动成为施善者,才能令人信服与尊重。

 

申请奖学金

与国内不同,美国大学奖学金主要来自校友捐款和社会捐款,不同奖学金的目标学生不同,选拔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学员每申请一个奖学金都需要重新“量身定制”其符合要求的材料,用同一份材料海投所有奖学金只会石沉大海。笔者就读其间获得了Laurette Kirstein奖学金(奖励$5,000)和领导力奖项。

 

以Laurette Kirstein奖学金为例,满足以下条件即可申请:

  • 一名国际学生目前在UIC全日制入读本科或研究生学位
  • 4.0分的最小UIC累积GPA为3.5
  • UIC在申请时必须完成至少一个学期的课程
  •  

该奖学金的申请时间为每年二月,也即MBA课程的第二学期,所以只要学员在第一学期GPA达到3.5都可以申请。仔细阅读选拔要求,Laurette Kirstein奖学金意在授予表现出对学术卓越的承诺,并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回报给社会。这个条件与医药卫生管理专业的契合度非常高。

 

再看所需递交材料,一份自我陈述,两封推荐信,一份财务陈述。其中两封推荐信笔者是从第一学期的两名教授那得到的,实际最终PK的只有个人陈述。

写个人陈述其实就是在完成一个问答题。笔者的习惯是先把题干中要求的每一个问题都划出,然后串联起其间的逻辑关系,总结自己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列提纲去解释每一个问题。写作不要泛泛而谈,那些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吸引不了阅卷教授,把写作想象成绘画,每一笔都需要把自己的形象立体地勾勒出来,多一笔少一画都会影响整个构图。所以这就需要参赛者以真实的例子打动那些见多识广的教授们,对于国际生来说,自己独特生动的经历是整个文章的发光点。不要堆砌例子,列举的经历需要符合主题又极具代表性,笔者在个人陈述中着重枚举了自己做住院医生期间的事例,表现了自己如何应对急救突发事件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每一个段落都紧扣在文章主题上,反复向阅卷官强调“我是怎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我为什么就是你们的候选人”。

 

笔者在UIC学习中,更深刻地认识到改善国内医疗现状的使命和对改革的思考。相信未来中国的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